咨询热线:

13911170603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育儿知识 > k8凯发饮食营养

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告别“知识加码”给孩子一个安闲假期

 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不怕班里有学霸,就怕学霸放寒假。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父母怀着这样的心态给孩子定下的寒假学习计划,导致一些孩子放假比上学还忙。寒假,这一本该让学生放松身心、回归悠闲的好时机,成了不少家长眼中抓紧补课、弯道超车的黄金期。

  事实上,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解决题目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,包括如何应对压力,如何处理人际关系,如何应对失败和挫折。而这些重要的能力,却无法从忙碌的学习中获得。假期给孩子一点安闲的心灵空间,让他们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或许对他们的未来更有益处。

  忙字的构造是心字旁加一个亡字,如果会意一下,就是心亡为忙。祖先在创造这个字时似乎也在提醒我们,要有意义地忙碌,要清醒自如地忙碌,否则就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瞎折腾。将这一概念延伸至教育领域,如果学生的学习忙到喘不过气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,这无疑是一种病态。当学生不能有效消化知识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,无法及时厘清思维,知识学习就可能变得越发繁琐,导致越学越多,越学越忙。

  过度忙碌带来的必然后果是学习的盲目性以及学生心灵的迷茫。而安闲属于心灵教育的范畴,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。

  中国人向来认为唯闲能安。举重若轻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颂扬的是安闲的力量,不是闲人不得闲,能闲必非等闲人闲门向山路,春柳读书堂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则展现了安闲的智慧。心理学家认为,相比于紧张忙碌,工作学习中的独到见解与创造灵感并非来自于刻意的深思熟虑,大多数源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由心境。

  事实上,设立假期的目的便是让孩子有机会放松、调整。让孩子的假期生活张弛有度,才能帮助他们积蓄正能量,在享受温馨与陪伴中收获自信与成长。

 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,那么觉醒的灵魂必定是自由、安闲且通透的,这也是素质教育强调的共情心、好奇心、自律性、创造力、专注力、觉察力的源泉。而在从家长到学生都充满焦虑的情况下,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。

  无论是在西方历史悠久的博雅教育,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谈到的立志、立德、立言教育,其用意皆关乎身心健全的人格培养,防止学生成为没有灵魂的专家或者只懂专业技术的工具人。这些教育理念链接的是诸如爱、自由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、意义、生命等人类永恒的主题。对于这些问题的终极追问,古人给出的一个重要答案是志存高远。

  教育中如果一味强调拿得起学得多而缺乏了想得开,放得下的教育,知识背后的深意便无法内化为人自觉的精神力量,结果只会越学越乱。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,笔者深感贪多不消化的学习模式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。刷绩点、疯狂考证、功利性选课、频繁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……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内心的不安与焦虑。如果错把欲望当志向,那是不可能找到高远的志向的。

  俗话说,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。假期里,与其不断地给孩子进行知识加码,不如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其身心与定力,扩展其视野与格局。譬如专注于一项体育运动,精读一本经典书籍,深悟一部经典纪录片,或者游历山川大海,在壮美自然中放松身心、拓展精神版图。

 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日历。春节期间,也可让孩子与父母、家人一起整理房间,一起制作美食……以感受亲情温暖,唤醒情感能量。亦可让孩子写写《寒假感恩日记》,每天写两件值得感恩却经常被忽略的事,坚持下去即可在心田种下感恩的种子。

  心理学家大卫·霍金斯经过30年研究,在实验积累的上百万组数据基础上,提出了人类意识能量等级理论。意识能量层级越向上,越会有成就感与幸福感;意识能量层级越向下,越容易罹患精神疾病。而正向意识的产生都需要安闲的精神能量作为基础。

  中国人也有类似精神能量场的说法,即精、气、神。从精神能量角度来看,当今东亚社会过早的竞赛式教育,加之智能手机使用的低龄化早早地耗费了学生的精气神,这或多或少会成为一些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罹患空心病、抑郁症的诱因。

  但是所谓安闲,并非倡导懒散或鼓励躺平,而是在知识教育之余,给孩子创造一个心灵释放的空间,令其通过合理学习、兴趣培养、了解自我与心理调适,回归到不紧不慢的内在节奏,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与主动学习能力。

  当然,在匆促急遽的现代社会,若想安闲也并非易事。除了应试教育的学习之忙,还有刷手机之忙。智能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已掌控了现代人,尤其是定力不足的青少年的身心。

  一个人注意力过度集中于一个兴奋点上,就会忽略周围其他事物。事实上,如果连家长自身都是手机依赖症患者,又谈何控制孩子玩手机呢?很多孩子的上瘾行为都受家长影响。育儿先育己,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。家长们要严于律己,严格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,尤其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,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,做到专心陪伴。比如,让孩子回归传统文化,领略传统之美,以美育心。假期里的亲子陪伴时刻,家长们不妨放下手机,和孩子一起把时间投入到更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上。